国内外80余名学者齐聚浙师 共话跨文化研究如何超越误解 ​
时间: 2023-10-31 作者: 浏览次数: 10

如何搭建跨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?如何推动消除不同文明、不同国家间的误解?10月26日,“跨文化研究:超越误解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浙江师范大学正阳中心2号楼报告厅举行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联合会主席卢卡·马里亚·斯卡兰蒂诺,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创始人、前院长阿兰·乐比雄,国家文科一级教授、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资深教授万俊人,国家文科一级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资深教授赵汀阳,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、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名誉教授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姚新中,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、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教授黄平,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孟状出席会议,浙师大副校长张建珍主持


  

“跨文化研究:超越误解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。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

  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联合会主席卢卡·马里亚·斯卡兰蒂诺致辞。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方文韬 摄


卢卡·马里亚·斯卡兰蒂诺对浙师大组织筹备工作表示感谢,感谢浙师大带给他宾至如归的体验。他表示,研讨会创始人的再次相聚让人感到欣喜,40年来,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从一个美好愿景变为了生动现实,为来自不同文化的智慧与思想提供碰撞与交流的平台。未来,希望与会学者寻求对话的文化,打破自我的藩篱,加强学术、学者、个人之间的合作,用学术力量来维持和推动世界的发展。


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创始人、前院长阿兰·乐比雄致辞。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方文韬 摄


阿兰·乐比雄指出,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创立至今,在世界各地发起过大量的交流活动,与中国的合作尤其密切。数十年来,作为欧洲跨文化研究院的主席,见证了中国文化学者的努力。他认为,中国拥有强大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语言体系,是跨文化研究得以建立的重要一环,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,也为形成更多研究成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。


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、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名誉教授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姚新中致辞。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方文韬 摄


姚新中回顾了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发展历程,并代表承办单位向参与筹办本次会议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。姚新中指出,在历史传统、思维范式与文化生活中存在很多误解,误解可以引发误读,而误读则有可能导致行为的误判。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深入讨论,重新厘清不同概念的相似性,考察相似概念的不同理解,回答文化误解中带有普遍性的深层问题。


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、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教授黄平致辞。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方文韬 摄


黄平表示,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已经走过40年,令人欣慰的是,这一领域持续吸引着年轻力量的加入。目前研讨会在跨文化概念解释方面已经形成初步研究成果,希望研讨会在第二个40年里走得更加顺畅,产出更多优秀成果。


浙师大党委书记郑孟状致辞。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


郑孟状代表浙师大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,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、文科办学情况与国际合作交流成果。郑孟状指出,中西方文明有交流理解但也存在矛盾差异,揭示这些矛盾与差异的人文与文化根源,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融通,是跨文化研究的基本使命。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,充分发表学术见解和学术观点,为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,推动建设更加和谐与宽容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。


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。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


随后,郑孟状和姚新中共同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揭牌。


来自国内外80余位文科领军者、青年学者参会,共话跨文化交流的困境与因应之道。此次研讨会将持续至10月31日,会议设主题研讨、实地考察等环节,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国际合作关注的26个“关键词”,运用跨文化研究方法,通过一系列跨文化对话形式,围绕不同文化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进行深入探讨交流,互通互鉴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来源:浙江师范大学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