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高等研究院王锟教授在国家权威期刊《哲学动态》发表论文《关于“良心之争”的新思考——来自镜像神经元理论的疏解和证明》
时间: 2025-03-20 作者: 浏览次数: 10


近日人文高等研究院王锟教授在国家权威期刊《哲学动态》上发表研究论文《关于“良心之争”的新思考——来自镜像神经元理论的疏解和证明》。论文认为,20世纪以来,随着理性主义、实证主义兴起,孟子以“孺子将入于井”为示例的良心说因其证成方式存在问题而受到质疑。熊十力与冯友兰就良心是“呈现”还是“假定”进行争论,而镜像神经元理论为回应这一质疑和争论提供了契机。该理论认为,自然进化赋予人类大脑丰富复杂的镜像神经元,正是透过镜像神经元的内在模仿机制,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和感同身受的能力。通过镜像神经元活动机制可知,人的良心以镜像神经元为生物基础,良心是自然呈现而不是理性假定,是实时体验而不是推理思考,是客观而不是主观。通过镜像神经元的参与,“将心比心、推己及人”是可能实现的。镜像神经元理论可有力回应理性主义、实证主义的挑战,使良心说再次得到印证。哲学动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B类期刊论文得到此期刊的重点推荐。

附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vwNwMgYU6AFlHVeuFwEYg



作者简介:王锟,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,台湾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,法国国际跨文化理解研究协会会员,入选浙江省“151人才”“之江人才”,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,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、浙江省朱子学研究会副会长、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。